狗冠昭帝时昌邑王贺见大白狗冠方山冠而无尾至熹平中省内冠狗带绶
狗冠
昭帝时昌邑王贺见大白狗冠方山冠而无尾。至熹平中,省内冠狗带绶以为笑乐。有一狗突出,走入司空府门,或见之者,莫不惊怪。京房《易传》曰:“君不正,臣欲篡,厥妖狗冠出朝门。”
昌邑王:汉武帝之孙刘贺。方山冠:汉代宗庙祭祀时乐人戴的帽子。
汉昭帝时昌邑王刘贺看见大白狗戴着方山冠却没有尾巴。到了汉灵帝熹平年间,宫内给狗戴上帽子,系上印绶带来取乐。有一条狗突然跑出朝门,跑进司空府门,有人看见这条狗,都觉得十分奇怪。京房《易传》说:“君上不正,臣下想篡位,它的妖兆是狗戴着帽子跑出朝门。”
雌鸡化雄
汉宣帝黄龙元年,未央殿辂軨中雌鸡化为雄,毛衣变化,而不鸣,不将,无距。元帝初元元年,丞相府史家雌鸡伏子,渐化为雄,冠距鸣将。至永光中,有献雄鸡生角者。《五行志》以为王氏之应。京房《易传》曰:“贤者居明夷之世,知时而伤,或众在位,厥妖鸡生角。”又曰:“妇人专政,国不静;牝鸡雄鸣,主不荣。”
未央殿:即未央宫。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长安故城内西南隅。汉高帝七年(前200)建,常为朝见之处。辂軨(línɡ):汉代厩名。
距:雄鸡、雉等的腿的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
明夷:《周易》卦名,即离下坤上。离为火,是光明之象,坤为地,古人认为日出地上才有光明,如果到了地下,其光明就会受到损伤,故称明夷。后来比喻昏君在上,贤人遭受艰难或不得志。
汉宣帝黄龙元年,未央殿辂軨厩里的一只雌鸡变成雄鸡,羽毛变了,但是不打鸣,不率领鸡群,没有足距。汉元帝初元元年,丞相府史家,有一只母鸡孵蛋时,慢慢变成了雄鸡,长出鸡冠、足距,打鸣,率领鸡群。到了永光年间,有人献上一只生有角的雄鸡。《五行志》认为这是外戚王氏执政的预兆。京房《易传》说:“贤能的人处在昏乱之世,忧时伤世,或者平庸的人居于高位,它的妖兆是鸡生角。”又说:“妇人专政,国家不安宁;雌鸡打鸣,主人不兴旺。”
范延寿断讼
宣帝之世,燕、岱之间,有三男共取一妇,生四子,及至将分妻子而不可均,乃致争讼。廷尉范延寿断之曰:“此非人类,当以禽兽,从母不从父也。请戮三男,以儿还母。”宣帝嗟叹曰:“事何必古?若此,则可谓当于理而厌人情也。”延寿盖见人事而知用刑矣,未知论人妖将来之验也。
廷尉:官名。九卿之一,主管刑狱。
汉宣帝时,燕、岱两地之间,有三个男子共同娶了一个妻子,生下四个儿子。到了要分家的时候,妻子和子女无法均分,以致打起了官司。廷尉范延寿断案说:“这不是人类,和禽兽一样,跟着母亲而不跟着父亲。请求杀了三个男人,把儿女还给母亲。”汉宣帝叹息说:“事情为什么一定要依照古人?如果那样,就可以说是符合道理却压抑了人的感情。”范延寿大概看见人事就知道施用刑罚,不懂得考虑人妖在将来的应验。
- 以上从饮酒、服药、隐逸三方面说了魏晋名士风度前面说的玄学清谈[图]
- 音láo螖是一种螺壳内寄居虫小的螖称为 . ,蜃[图]
- 忒变更、变换《诗·鲁颂·宫》“春秋匪解享祀不忒”匪解([图]
- 庶众明贤人厉勉翼辅昌言美言古时候那个皋陶说“要切实地引导、发[图]
- 易良平易温良猛戾乖戾乖张道顺导训道引导顺通“训”齐给便利都是[图]
- 舆卫车马护从开排开,卤簿仪仗队,盘马驰马盘旋有一次征西将军庾[图]
- 【译文】来信说“学者刚知道做工夫就要认识圣人气象大概认识了圣[图]
- 嵇康认为赵至有白起的风貌遗憾的是器量狭小点而赵至则以为不必在[图]
- 今年夏天我出游来到湖北蕲春沈思畏先生说“先生的教导流行于全国[图]
- 武丁殷高宗一代中兴之君 吕望即姜子牙晚年出[图]